close

詩歌體的文章好難教?

    低年級的文章中,很多都由詩歌體表現,短短幾句的課文,常常讓老師覺得很頭痛,兩下就念完了,這…到底有什麼好教的啊?

    首先回到詩歌體的本質,這種文體的特色就是「餘韻無窮」,到底是什麼韻味,這就有勞讀者們去揣想拼湊,不是嗎?既然如此,老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,還原作者未說完或尚未說清楚的部分呀!一些寫給成人的現代詩,因為意境過於抽象,可能讓人無法理解,不過,國小教科書選編的教材倒是還好,仔細推敲都能讀出個頭緒。

 

怎麼教好詩歌體呢?

    其中又以低年級的詩歌體,最為明確易掌握。詩歌內容屬於記一件事的,其實占了不少,既然如此,那我們就先從標題來判斷,這一篇是否屬於記敘文體中記事類?例如,南一2上「秋天裡的舞會」,翰林1下「大樹喜歡交朋友」,一看標題就知道這是記敘文中記事的文章,雖然題目看來是要記敘一件事情,可是詩歌體限於形式及字數的要求,通常都不能完整的表達,所以,老師若只按照字面上的文字進行教學,學生一定會覺得單調無趣。怎麼辦呢?前面說,詩歌體不能完整表達,那麼就讓我們這些讀者幫忙補充,也就是說,用「擴充文章」或是「把一件事說得清楚又生動有趣」的概念,把自己當成另一個作者,想想,如果碰到這樣的題目會怎麼詮釋呢?這麼一來,上課就不會只侷限在那短短的幾行字了。

 

把詩歌體的內容演出來

    演戲,這樣的概念可以很順利的將這類文章擴充,因為,詩歌體裡短短的幾句,要如何演戲呢?非得要添油加醋才行,不是嗎? 於是,因為演戲所以發展出劇本,再將劇本改寫成記敘文。

 

以下,就以南一版2上《秋天裡的舞會》為例,說明如何將短短的文章擴充。

課文如下:

秋天的風,

最愛跳舞了。

樹上的葉子,

地上的小草,

一看到秋天來到,

就高興的和她跳起舞來。

河邊的青蛙,為他們歌唱;

紅色的蜻蜓,

也隨著飛舞。

秋風美妙的舞步,

帶來秋天的消息。

 

首部曲:文章的閱讀理解

    看到標題,我們就要先想到記事的文章結構:

一、是誰?這個人有什麼特色?〈背景〉

二、做了什麼事?為什麼要做這件事〈起因〉

三、事件發展的經過情形?〈經過〉

四、結果呢?這件事情結束後,人物的反應與感受?〈結果、迴響〉

 

按照這樣的結構,我們再依據「秋天裡的舞會」文章內容特色,擬定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。

一、為什麼要在秋天開舞會呢?誰發起的?

二、舞會中有誰會出場?每一個角色的造型有什麼特色?請描述。

三、舞會中每一個角色會說什麼話?會表演什麼呢?當時,心裡覺得怎麼樣?

四、舞會在什麼狀況下結束?

五、這場舞會讓人覺得怎麼樣?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

 

當老師開始提問時,最好能將孩子的回答寫在黑板上,以下是其中一小部分的範例:

旁白:每一年秋風精靈,都會在秋天來臨時,帶給全森林的動植物們一些驚喜唷!走!我們趕緊去看看,秋風精靈今年有什麼新點子呢?

第一幕:

秋風:「嗨!大家好!我是可愛的秋風精靈。」﹝笑咪咪的向大家打招呼

蜻蜓:「秋風精靈你好哇!今年你要帶我做什麼活動呢?」﹝很高興的張著大眼,扯著喉嚨大聲說

秋風:「我喜歡跳舞,我們就來開個舞會吧!」﹝兩手舉高轉個圈,然後輕快的說話

蝴蝶:「好棒喔!那我要趕快回家打扮打扮囉!」﹝揮動著翅膀,興奮的說

 

 

二部曲:分組演戲

除非刻意要有正式演出,否則語文課的演戲最好不要大費周章,勞師動眾,除了擔心增加師生負擔之外,也怕模糊了焦點,耽誤了引導寫作的部分。

若是有時間或是要比較正式的演出,老師們倒是要注意先將台詞朗誦賦予感情,每句話都能說得夠味、到味之後,再跟孩子討論如何加上動作語加強表情。〈關於演戲,又是一項大工程,容後續有機會再談。〉

 

三部曲:從劇本編寫到記敘文寫作

    當劇本已經編寫好之後,接著就可以進行改寫成記敘文的工作了。

    怎麼寫呢?以下是老師帶領全班共作的範例。

    每一年秋風精靈,都會在秋天來臨時,帶給全森林的動植物們一些驚喜唷!秋風精靈今年有什麼新點子呢?

   秋風精靈笑咪咪的向森林裡的動植物們打招呼:「嗨!大家好!我又來囉!。」蜻蜓馬上高興的張著大眼,扯著喉嚨大聲問:「秋風精靈你好哇!今年你要帶我做什麼活動呢?」秋風精靈兩手舉高先轉了個圈,然後輕快的說:「我喜歡跳舞,我們就來開個舞會吧!」蝴蝶聽到以後就揮動著翅膀,興奮的說:「好棒喔!那我要趕快回家打扮打扮囉!」

    做這項工作時,老師要不斷提醒孩子,要把對話和角色的動作表情連成一句話,例如:

秋風:「嗨!大家好!我是可愛的秋風精靈。」﹝笑咪咪的向大家打招呼

改成文章的一句話是:

秋風精靈笑咪咪的向森林裡的動植物們打招呼:「嗨!大家好!我又來囉!。」

如果老師能領著學生多寫幾次,有機會讀到其他篇故事體的課文時,提醒孩子並相互對應,就更能理解對話和動作表情在文章中的功能。

 

如何寫出一個合理又生動的故事?

從上面的案例中,我們可以發現,要寫出一個合理又生動的故事,有幾個注意事項:

一、要先掌握每一段的重點。例如,第一段是故事的起因。

二、劇本的台詞就是故事裡的對話,如果能讓學生先習慣幫角色想好台詞,那麼以後他在寫記敘文時,就不會忘了讓文章的人物對話。

三、人物除了對話之外,還要有動作表情或感覺,這些在為劇本中的角色寫台詞時,為了要讓演戲的人知道如何扮演,於是,都會在後面括號註解。這麼一來,以後寫到記敘文時,人物才會活靈活現的登場。

 

由戲劇引導至寫作,有什麼好處呢?

一、  課程變得趣味,國語課不再只是靜靜的坐在台下聽講

二、  學生的觀察力會更敏銳,例如文中提到葉子這個角色,為了要描述它的外型特色,孩子必須到戶外撿拾一些乾枯的落葉,然後仔細觀察後,想辦法用口頭語言說明,最後老師在課堂上再將學生的說明轉成文字敘述,這樣的過程,就是一堂最好的生物觀察,也是一堂最生動又有效的作文課。

三、 學生會變得開闊又有創意,例如,原本文章提到河邊的青蛙,為他們歌唱,到底唱了什麼歌呢?歌詞是什麼呢?請孩子想一想以秋天為背景,舞會為主軸的歌詞,秋天的元素,動物們的舞蹈動作…,這需要平時的觀察,更需要無窮的想像力。

四、  當思路被打開,多了角色,有了對話,有了動作表情,學生在寫文章時就不會想破頭都想不出,到底該寫什麼才不會讓內容乏善可陳,再加上還有基本的課文可供參考,學生不至於限於孤獨無助的狀態。

五、  劇本編寫的好處是幕與幕之間分得很清楚,這樣的概念剛好用在段落教學,可以教學生明白,什麼是分段,該如何將文章切割成一段一段。

 

這樣的國語課文其實從低年到高年級都有,有心的老師,不妨試試看吧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adyouandme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